公元322年深秋,邺城城外的黄沙被北风卷得漫天狂舞,石勒勒住胯下焦躁的战马,望着眼前久攻不下的坚城,指甲几乎要嵌进马鞍的木柄里。城楼上守军的箭雨刚过,他身后的士兵正拖着伤员往后撤,哀嚎声混着风声钻进耳朵,让他心头的火又窜高了三分。
就在半年前,他想取青州,谋士张宾三言两语就帮他算清了敌军的粮草动线,还提前布好了伏兵,最后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城池;可现在,张宾走了才三个月,他亲自带着三万精兵打邺城,打了半个月,不仅没占到半点便宜,反而折损了两千多弟兄。
"大王,再这么硬攻下去,我们的粮草撑不了十天了!"副将催马过来,声音里满是急色。石勒没回头,只觉得喉咙发紧,他突然想起张宾还在时,每次遇到这种僵局,张宾总会递上一张地图,指着某个不起眼的角落说
"大王,我们从这儿绕过去,断他的粮道,邺城自然不攻自破",可现在,满营谋士围着他出主意,不是说"大王您勇猛,再带一队人冲一次就行",就是说"我们兵力比他们多,耗也能耗死他们",没一个人能像张宾那样,替他想到破局的关键。
展开剩余92%能让你短期赢的,可能是你的实力;但能让你长期稳赢、还能拿到别人拿不到的好处的,是有人能帮你变得更厉害。
《资治通鉴》:"后赵濮阳景侯张宾卒,后赵王勒哭之恸,曰:'天不欲成吾事邪?何夺吾右侯之早也!'程遐代为右长史。遐,世子弘之舅也,勒每与遐议,有所不合,辄叹曰:'右侯舍我去,乃令我与此辈共事,岂非酷乎!'因流涕弥日。" 石勒在失去张宾后的痛苦与无奈,不是因为张宾"证明自己有多厉害",而是因为张宾"能帮他更厉害"。
工作中明明自己能力不差,可没了那个能帮你补漏洞、搭平台的同事,项目就处处卡壳;创业时,想跟人合作分利,说"我很厉害"没人理,说"我能帮你多赚20%",对方立马就坐下来跟你细谈。那么,在战火纷飞的乱世里,张宾是怎么做到让石勒离了他就玩不转,还能凭"帮老板更厉害"稳坐"右侯"之位,拿到别人抢不到的红利?
01
张宾年轻时读遍了兵书,脑子转得比一般人快十倍,身边的朋友都劝他:"你这么有本事,不如去投奔东晋的皇帝,凭你的才华,至少能当个大官。"可张宾却摇着头笑:"东晋朝堂里全是世家子弟,他们只认门第不认本事,我去了,最多是替他们写几篇文章,根本没机会真正做事。"
他从来没想"证明自己有多厉害",而是想找一个能让他"施展本事,帮对方变得更厉害"的明主。在他看来,一个人的本事再大,没人给平台,也只能是怀才不遇;可要是能帮一个有潜力的人把事业做起来,对方的成功里有自己的功劳,这份价值可比单独炫耀本事扎实多了。
那时的石勒还只是匈奴汉国手下的一个将领,没什么名气,打了几场胜仗后有点飘,有时会不听谋士的劝。但张宾观察了他半年,发现石勒有个别人没有的优点:肯听对自己有用的话。
有一次石勒打了败仗,把火气撒在谋士身上,说"都怪你们出的破主意",其他谋士要么不敢说话,要么跟他争辩,只有张宾等他气消了,递上一份复盘:"大王,这次输不是因为主意不好,是我们没算到敌军会从侧翼偷袭,下次我们可以在侧翼多布一支伏兵,您看这样行不行?"石勒一看复盘里的细节,立马就服了:"还是你想得周到!"
张宾知道,石勒就像一块璞玉,虽然有脾气,但只要能帮他补上短板,肯定能成大器。而他要做的,就是那个"帮璞玉变成美玉"的人。
《资治通鉴》:"及石勒徇山东,宾谓所亲曰:'吾历观诸将,无如此胡将军者,可与共成大业。'" 张宾对石勒的评价很高,认为他是值得辅佐的明主。这种眼光,不是每个人都有的。
02
公元312年,石勒想攻打建业,也就是现在的南京,当时建业是东晋的重镇,防守严密。石勒召集谋士开会,一上来就说:"我打算带十万大军顺江而下,直接拿下建业,你们觉得怎么样?"
底下的谋士立马炸开了锅,有说"大王英明,十万大军肯定能打下来"的,有说"建业不好打,不如先打周边的小城"的,只有张宾没说话。等大家吵完了,他才站出来,先没否定石勒的想法,而是说:"大王想拿下建业,扩充地盘,这个思路没问题。但我们得算一笔账,顺江而下要走一个月,十万大军的粮草要带多少?路上要是遇到东晋的水军拦截,我们的船不如人家快,怎么办?还有,我们后方的襄城要是被敌军偷袭,粮草断了,大军就成了无根之木。"
石勒皱起眉头:"那你说怎么办?总不能不打了吧?"张宾接着说:"不是不打,是换个打法。我们先回师北上,拿下襄国,把襄国当成根据地,巩固后方。襄国地势好,易守难攻,有了它,我们进可攻、退可守,到时再打建业,就不用怕粮草被断、后方被袭了。而且拿下襄国,还能安抚周边的流民,补充兵力,大王您的实力只会更强。"
《资治通鉴》:"诸将欲攻三台,张宾曰:'演虽弱,众犹数千,三台险固,攻之未易猝拔。且天下饥乱,明公虽拥大兵,游行羁旅,人无定志,非所以保万全,制四方也。不若择便地而据之,广聚粮储,西禀平阳以图幽、并,此霸王之业也。'勒曰:'右侯之计是也。'" 石勒对张宾的计策非常认可,称"右侯之计是也"。
其实张宾心里清楚,要是直接否定石勒的想法,说"你这个主意不行,我的才对",石勒肯定会不高兴;但他先肯定石勒的目标,再帮石勒补全漏洞,指出风险,给出更周全的方案,既没抢石勒的风头,又帮石勒把事情想得更透彻。石勒听完,拍着大腿说:"还是右侯懂我!就按你说的办!"
那时有个叫程遐的谋士,跟张宾同期投奔石勒,程遐总喜欢在石勒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,比如石勒刚说要做一件事,程遐就抢着说"这事我早就想到了,比大王您想的还周全",虽然有时说得也有道理,但石勒总觉得不舒服。而张宾这种"帮老板补漏,不抢风头"的做法,反而让石勒越来越信任他。
03
随着张宾越来越受石勒信任,不少谋士开始嫉妒他,尤其是程遐。有一次,石勒让张宾负责制定攻打幽州的计划,张宾熬了三个通宵,把计划做得滴水不漏,从兵力部署到粮草运输,甚至连敌军可能的逃跑路线都想到了。
可计划还没交给石勒,程遐就找机会偷看了,然后抢先跑到石勒面前,把张宾的计划说成是自己的。石勒一开始还挺高兴,觉得程遐这次想得很周全,可等张宾把计划交上来,石勒一看,两份计划几乎一模一样,只是程遐的计划里少了一个关键细节——如何安抚幽州的百姓,避免战后叛乱。
石勒心里就明白了,他把程遐叫过来问:"你这个计划里,怎么没说战后怎么安抚百姓?"程遐一下子慌了,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。这时张宾站出来,没指责程遐,而是说:"大王,程遐兄可能是太急着跟您汇报,忘了这个细节。其实战后安抚百姓很重要,幽州百姓受幽州牧王浚压迫久了,我们打下幽州后,只要减免赋税,让他们能活下去,他们自然会归顺大王,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守住幽州,大王您的威望也会更高。"
《资治通鉴》"勒问计于濮阳侯张宾,宾曰:'严、者本非公之深仇,流民皆有恋本之志,今班师振旅,选良牧守使招怀之,则幽、冀之寇可不日而清,辽西流民将相帅而至矣。'勒喜,封回为弋阳子,增张宾邑千户,进位前将军;宾固辞不受。" 张宾不仅有谋略,还非常谦虚,连石勒要给他增加封邑,他都推辞不受。
石勒点点头,没追究程遐的责任,但心里更清楚谁是真正能帮他成事的人。后来程遐还想找机会陷害张宾,说张宾私下里跟其他将领来往密切,可能有二心,可石勒根本不信,还说:"右侯心里想的全是怎么帮我把事业做大,他要是有二心,早就走了,还会留在这儿替我谋划吗?"
张宾心里清楚,对付嫉妒和陷害,不用去争辩"我比他厉害",只要一直帮石勒把事情做好,让石勒的实力不断提升,石勒自然会明白谁的价值更大。那些只会抢功、不会做事的人,迟早会被淘汰。
04
张宾辅佐石勒的十年里,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帮石勒成事上。有一次,石勒在攻打并州时中了埋伏,被敌军围困在一座小城里,粮草快断了,外面的救兵也没到,石勒急得睡不着觉。
张宾也跟着没合眼,他一边安抚士兵,一边观察敌军的动向,发现敌军虽然人多,但军纪松散,而且晚上只在城的东、西、北三个方向布了岗,南边因为有一条河,敌军觉得石勒的人不会从南边逃跑,所以岗哨很少。
张宾就跟石勒说:"大王,我们可以从南边突围。我观察过了,南边的岗哨少,而且晚上风大,我们可以趁着风大,用羊皮筏子渡河,只要能突出去,跟救兵汇合,就能反败为胜。"石勒有点犹豫:"南边有条河,我们的士兵大多不会水,要是出意外怎么办?"
张宾说:"大王放心,我已经让士兵们把铠甲拆下来,做成简易的救生圈,而且我亲自带一队人打头阵,保证您能安全突围。"当天晚上,张宾带着一队精锐,趁着风大,悄悄从南边渡河,杀了敌军的岗哨,然后打开了一个缺口,石勒跟着突围出去,很快就跟救兵汇合,最后反杀了敌军,拿下了并州。
《资治通鉴》:"张宾曰:'闻冰船尽在渎中未上,宜遣轻兵间道袭取,以济大军,大军既济,冰必可擒也。'" 张宾的计策总是能出奇制胜,帮助石勒化险为夷。
经此一役,石勒对张宾更是信任有加,他跟身边的人说:"右侯不仅能帮我出主意,还能在危难时刻跟我一起拼命,这样的人,我这辈子都要重用。"而张宾也明白,要让别人相信你能帮他更厉害,不能只靠嘴说,还要靠行动,把老板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,把老板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,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任。
05
就在石勒的势力越来越大,准备登基称帝时,张宾却病倒了。一开始只是风寒,大家都以为他休息几天就好,可没想到病情越来越重,连床都下不了。
石勒每天都去看望张宾,拉着他的手说:"右侯,你一定要好起来,等我登基了,封你当宰相,我们一起把天下治理好。"张宾虚弱地笑了笑:"大王,我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。我这辈子能遇到大王,帮您做些事,已经很满足了。以后您遇到大事,多听听其他谋士的意见,但一定要记得,不管做什么决策,都要想着怎么让您的实力更强,让百姓更拥护您,这样您的江山才能坐稳。"
没过多久,张宾就去世了,石勒哭得像个孩子,他下令厚葬张宾,还追封张宾为"散骑常侍、右光禄大夫、仪同三司",赏赐了张宾的家人很多财物。可悲伤过后,石勒发现,没有张宾的日子,比他想象中难多了。
《资治通鉴》:"后赵濮阳景侯张宾卒,后赵王勒哭之恸,曰:'天不欲成吾事邪?何夺吾右侯之早也!'" 石勒的悲痛之情,溢于言表。
他攻打邺城,没了张宾帮他补全漏洞、谋划细节,不仅打了败仗,还折损了兵力。更让他头疼的是,身边的谋士要么只会说好听的,要么只会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建议,没人能像张宾那样,真正帮他解决问题,让他变得更厉害。
石勒站在邺城城外,望着漫天黄沙,心里满是迷茫。他手里拿着张宾生前帮他画的地图,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还清晰可见,可现在,就算有地图,他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。更让他担心的是,东晋的军队已经开始集结,要是再拿不下邺城,等东晋的援军到了,他很可能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。
06
石勒从邺城撤军后,又接连打了两个败仗,不仅丢了之前占领的两座小城,还被东晋的将领嘲讽"没了张宾,石勒就是个没头的苍蝇"。消息传回来,石勒在营帐里摔了杯子,不是生气东晋将领的嘲讽,而是生气自己的无能,他终于意识到,自己之前太依赖张宾,却没真正学会张宾"帮人更厉害"的智慧。
那天晚上,石勒翻出张宾生前给他的所有奏疏,一篇一篇地看,看到张宾在奏疏里写"大王若想取天下,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,而在于让更多人愿意帮您变得更强。比如对待投降的将领,不要只想着让他们服从您,还要想着怎么让他们发挥本事,帮您打更多的胜仗;对待百姓,不要只想着收赋税,还要想着怎么让他们安居乐业,这样他们才会支持您",石勒突然就明白了。
他之前总觉得,自己是老大,别人就该听自己的,就该证明他们有多厉害来帮自己;可张宾不一样,张宾从来不说"我有多厉害",而是一直想"我怎么帮大王更厉害",比如帮他补全决策漏洞,帮他安抚百姓,帮他团结将领,这些都是在"成就大王",而正是因为张宾能成就他,所以他才愿意给张宾最高的职位、最多的信任,这就是张宾能"吃溢价"的关键。
《资治通鉴》:"张宾任遇优显,群臣莫及;而谦虚敬慎,开怀下士,屏绝阿私,以身帅物,入则尽规,出则归美。勒甚重之,每朝,常为之正容貌,简辞令,呼曰右侯而不敢名。" 张宾的为人处世之道,正是他能够获得石勒信任的根本。
现在张宾走了,他不能再等着别人来帮自己更厉害,而是要学会张宾的思路,自己去"成就别人",让身边的人愿意帮自己变得更强。这对他来说,是比打胜仗更难的考验,毕竟,习惯了被人辅佐,现在要反过来去思考怎么辅佐身边的人发挥价值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07
想通了之后,石勒开始调整策略。首先,他把之前被他冷落的几个有本事但脾气直的谋士请过来,不是像以前那样直接让他们出主意,而是跟他们说:"我之前打了败仗,知道自己有很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,你们要是有什么想法,不管是关于打仗的,还是关于治理地方的,都尽管说,只要能帮我把事情做好,我肯定重用你们。"
其中有个叫张敬的谋士,之前因为跟石勒争辩过战术,被石勒晾了半年,这次听到石勒这么说,就大胆地提了个建议:"大王,我们之前打邺城,只想着硬攻,没考虑到邺城的百姓其实早就不满邺城守将的残暴,要是我们先派人去城里安抚百姓,让他们里应外合,邺城肯定好打。"
石勒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"这是在质疑我的决策",而是认真地问:"那你觉得,派谁去安抚百姓合适?怎么跟百姓说才能让他们相信我们?"张敬详细说了自己的计划,石勒听完,立马拍板:"就按你说的办,这件事交给你负责,需要什么支持,尽管跟我说。"
张敬果然没让人失望,他派人乔装成百姓,混进邺城里,跟百姓说"石勒大王打下邺城后,会减免三年赋税,还会惩治贪官污吏",百姓本来就恨透了邺城守将,一听这话,都愿意跟石勒里应外合。没过几天,邺城守将的手下就被百姓策反了,半夜打开城门,石勒的大军顺利进城,没费多少力气就拿下了邺城。
《资治通鉴》:"石勒说:'我所没有了却的,右侯已决断,我还有什么可迟疑的呢?'" 石勒虽然失去了张宾,但他学会了张宾的思维方式,这让他能够继续前进。
拿下邺城后,石勒没像以前那样只奖励带兵打仗的将领,还特意重赏了张敬,说:"这次能拿下邺城,张敬功不可没,他帮我想到了我没想到的办法,让我能少走很多弯路。"其他谋士看到石勒这么重视"能帮他更厉害"的人,也都开始主动提有建设性的建议,石勒的势力又慢慢恢复了元气。
后来,石勒登基称帝,建立了后赵,他在朝堂上跟大臣们说:"我能有今天,全靠张宾右侯。他教会我的,不是怎么打胜仗,而是怎么让身边的人愿意帮我变得更强。一个人再厉害,也撑不起一个国家;只有让更多人能帮你更厉害,国家才能长久。"
08
张宾虽然没能看到石勒称帝,但他用一生的时间,证明了"能帮对方更厉害"才是成年人分利的终极密码。他没跟石勒抢过功,没炫耀过自己的本事,却成了石勒最离不开的人,拿到了别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信任和荣誉,这就是"吃溢价"的真正底气。
《晋书》评价张宾:"机不虚发,算无遗策,成勒之基业,皆宾之勋也。" 这是对张宾最高的评价,也是对"帮老板更厉害"这种智慧的最好诠释。
放到现在,这个道理同样管用。职场上,你跟领导说"我很厉害,能做好这个项目",领导可能会给你机会,但不一定会重用你;可你要是说"我能帮您把这个项目做得更完善,还能帮团队提升效率",领导肯定会更重视你,因为你不仅能做事,还能帮领导变得更优秀,帮团队变得更强。
合作分利时亦是如此,你说"我有资源,能赚很多钱",别人可能会犹豫;可你说"我的资源能帮你解决目前的困境,我们合作后,你能多赚30%",别人肯定会立马跟你谈细节,因为大家要的不是"你有多厉害",而是"你能帮我变得多厉害"。
张宾用一生践行:成年人的世界里,"我比你强"只能赢一时,"我能让你更强"才能赢一世。毕竟,能让别人从你身上看到"变得更好的可能",才是最值钱的本事,也是能让你能"吃溢价"的硬通货。
原创声明:本文基于《资治通鉴》相关史料改编,含细节艺术加工以增强故事性;现代案例故事虽参考真实新闻脉络,但所有人物、地点和事件均经艺术加工,与现实无直接对应。图片非真实画像,仅用于叙事呈现,请知悉
原创声明:本文基于《资治通鉴》相关史料改编,含细节艺术加工以增强故事性;现代案例故事虽参考真实新闻脉络,但所有人物、地点和事件均经艺术加工,与现实无直接对应。图片非真实画像,仅用于叙事呈现,请知悉
发布于:广东省2024年正在受骗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